Lina Mao

不靠高薪也能致富:菜市場理財法拆解,香港人都做到的零基礎記帳術

Economy & Market


台灣媽媽用「菜市場理財法」3年削支45%,從月光族變身富媽媽!香港人都學得來的簡單招數。

在香港,不少人以為要致富非高薪不可,或者一定要有過人的投資眼光。其實,真正拉開財務差距的,往往是最基本的金錢管理。台灣有位本來是「月光族」的媽媽,甚至還遇上家庭危機,但她沒有被擊倒,反而用一套「菜市場理財法」——靠記帳、預算、檢視與調整,短短3年把家庭總支出減少45%。最驚喜的是,她期間還連續生了兩個小朋友,家計不但沒爆煲,支出還愈花愈有序!



poster

打破3個「致富迷思」:不是高薪、不是命、也不是貪心

這位理財達人李雅雯,起初同很多人一樣,相信三個觀念:

    錢要靠辛苦勞動一點一滴賺 富有是命中註定 追求財富等於貪心

直到她觀察身邊例子才徹底改觀:朋友靠股票投資一次賺進500萬;有人白手起家憑努力和機遇建立事業;世界級富豪亦積極做公益。她發現,真正阻礙財富累積的,不是收入有多高,而是腦袋裡那些「錯誤金錢信念」。當她丟掉舊思維、用開放態度重整理財方法,財務人生就此翻篇。


菜市場理財法:從「錢花到哪都唔知」到「一清二楚」

當她硬著頭皮檢視財務,第一次統計年度總支出,竟然高達136,914元(台幣),遠超預期。她意識到:不改變,就永遠存不到錢。於是她建立了簡單但高效的「預算監視系統」,配合嚴謹的記帳流程:

  • 每月帳本:逐項記錄日常支出,養成即時登記習慣
  • 月報表:總結每月消費模式,找出「漏水位」
  • 年度開支報表:追蹤全年大局,避免盲點
  • 來年支出目標表:先訂目標再消費,預算先行
  • 支出監控表:定期回顧與調整,持續優化

執行成果非常亮眼:

  • 第2年:家庭總支出減少20%
  • 第3年:再減少25%
  • 合計:3年內合共削支45%

關鍵在於「看得見、跟得上、學得會」。這套方法不靠花巧工具,只靠紀律與流程,反而最持久。


P.S.F.T. 理論:把記帳變輕鬆的4步

很多人覺得記帳很麻煩,其實記帳的目的不是「寫滿數字」,而是讓你做更好的金錢決策。她用一個簡單框架,令記帳變得可持續:

  • Touch(T):用手寫帳本,讓自己「摸得到」金錢流向,比只看銀行App更有感
  • Feel(F):一頁頁填滿帳本,視覺化進度帶來成就感,動力更持久
  • Small(S):由小額支出先下手,先減最容易的開支,勝在易執行
  • Path(P):設計固定流程(記錄→分類→總結→調整),讓習慣自動化

給香港讀者的實戰版:3步起動你的菜市場理財法

第一步|30天零壓力記帳

  • 工具不限:手帳、Excel、手機備忘錄都可
  • 把所有現金、八達通、轉數快、小額網購都記下

第二步|建立你的「五表」

  • 每月帳本與月報表:列出Top 5大開支,標記可減項(如外食、咖啡、叫車)
  • 月報表:分析每個月的消費習慣
  • 年度開支報表:把一次性大額(旅遊、保險、學費)拉出來
  • 來年支出目標表:為每個大項設「上限」
  • 支出監控表:每週10分鐘對照目標,紅字就收斂

第三步|45%削支策略(由易到難)

  • 先砍「高頻小額」:外賣/手搖飲/平台運費
  • 再砍「中頻中額」:訂閱、會員、重複保單、健身會費
  • 最後優化「低頻大額」:租屋議價、寬頻/電訊換Plan、保險保額調整、旅遊預算

維持動力的小技巧

  • 設定「可見的目標」:例如每省$1,000就撥入投資或儲蓄戶口
  • 設「獎勵機制」:達標就給自己一個小確幸(不超預算)
  • 家庭共識:伴侶共同記帳,開支透明,減少「你以為我以為」

為何這方法適合香港人?

  • 時間碎片化:手寫或簡易表格,零學習成本
  • 現金流壓力大:先預算後消費,避免「先買後悔」
  • 物價高企:從小額入手最容易見效,成就感帶動長期執行

關鍵總結

  • 財富差距多數是「管理差距」
  • 記帳不是控制欲,是決策工具
  • 按「P.S.F.T.」把流程簡化,就能長期做得到
  • 3年削支45%不是神話,方法對了,你也可以

這裡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