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 Tsang

24小時交易開啟股市「演算法時代」

Economy & Market


金融市場脈搏正随着科技的進步而加速跳動。據報倫敦證券交易所正積極考慮推行「24小時交易」,此消息猶如投石入湖,迅速在香港金融圈激起漣漪。表面上看,此舉是為了緊貼環球金融市場「永不眠」的趨勢,便利不同時區的投資者,但剝開技術便利的外衣,更深層次的意義在 於這標誌着香港股市正無可避免地加速邁向「演 算法交易」(Algo Trading)主導的新紀元。在這場由數據與速度驅動的變革中,單純延長交易時 段,能否真正激活市場?抑或只是為早已馳騁於數碼賽道的高頻交易者鋪設更寬廣的跑道?答案,恐怕需要更全面的市場改革來揭曉。


高頻交易受惠24小時操作

想像一下,當你我安枕入眠之際,金融市場深處無數由精密程式碼驅動的「演算法交易員」,正以人類無法企及的速度,不知疲倦地掃描 數據、分析模式、執行買賣。這些程式沒有生理時鏈的限制,毋須睡眠休整,能在毫秒甚至微秒間 做出決策。24小時交易的實現,對它們而言,無異於解除了最後一道時間枷鎖,讓這台高速運轉的「交易永動機」得以全天候全速開動。

延長的交易時段,正是演算法交易的天然沃土。高频交易 (HFT)策略仰賴捕捉瞬間即逝的微小價差與市場短暫失衡,交易機會稍縱即逝。 更長交易時間意味更多潜在的價格波動與套利窗 口,為這些以速度為生命的演算法提供廣闊的狩獵場。同樣,依賴複雜數學模型進行統計套利或趨勢追蹤的中低頻量化策略,也能從更連續、更充足的價格數據流中獲益,優化模型表現。可以預見,一旦24小時交易落地,演算法在港股成交量的佔比,勢必迎來新一輪躍升,交易生態的「機器化」特徵將愈發鮮明。

無可否認,24小時交易確實能為特定投資群體帶來便利。對於專注極短線操作的「即日鮮」炒家,尤其是那些已採用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交易工具的投資者,全天候市場代表他們能更靈活進出,捕捉夜間海外市場波動帶來的機遇,或在突發消息出現時即時反應。理論上,延長交易時間 也拓寬了潛在買賣對手方的接觸面,可能略微改善某些冷門證券的流動性。

然而,把激活整體大市成交量的期望,單純寄託於交易時段的延長,恐怕是過於樂觀的誤 判。核心問題在於:延長時間本身並未創造新的、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價值。它主要優化的是 「交易過程」的效率,特別是對那些本就活躍,以速度見長的參與者(如高頻交易商、量化基金、短線炒家)而言。

對於決定市場長期資金池深淺的核心力量 —注重基本面、尋求穩定回報的長線機構投資者(如退休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大型共同基金) 和價值型散戶,24小時交易並非他們進場與否的關鍵考量。他們關注的是企業盈利前景、宏觀經 濟健康度,市場估值合理性,以及整體投資環境的穩定性。當這些基本面因素未見顯著改善,甚 至存在疑慮時,單純讓市場交易更久,難以吸引其大手筆投入增量資金。

港股許多上市股份的每手買賣單位(如數百股甚至數千股一手),設置於早年市場環境,門檻相對較高。這如同一道無形的牆,把眾多資金有限的中小散戶拒諸門外。或限制其靈活調配資金的能力。舉例而言,一手高價藍籌股動輒數萬 元,非普通散戶可輕易負擔。降低每手股數(例如推行「碎股交易」普及化或全面降低每手單位至更合理的水平),能大幅降低散戶參與個股交易的資金門檻。此舉直接擴大了潛在投資者基礎,尤其吸引年輕世代和新晉投資者更靈活地參與市 場,為整體流動性注入廣泛而扎實的源頭活水。 這比單純延長時間更能實質性擴容。


調整手數削印花税更有助容

現行港股買賣雙方均需繳納0.1%的股票印花稅,增加了交易成本,形成「摩擦力」,這尤其對交易頻率較高的策略(包括但不限於部分量化交易、波段操作和積極型散戶)構成明顯抑制。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競相降低交易成本(如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已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大環境下,香港的此項成本劣勢愈發突出。適度下調甚至階段性取消股票印花稅,能直接降低交易摩擦,提升市場效率。這不僅鼓勵更多中短線策略 參與者增加交易活動,提升市場深度,更能向國 際投資者發出明確的友善訊號,增強香港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吸引更多元化資金流入。這對提升整體成交量的潛在刺激作用,遠比延長交易時間更為直接和顯著。

香港探討24小時交易,是擁抱金融科技浪潮、提升市場效率的務實之舉,清晰指向了由演算法主導的未來圖景。這一步,關乎競爭力,以至與全球市場的無縫銜接。不過,效率的提升並不等同於市場整體活力的煥發,若目標是讓港股重 現蓬勃生機,成交量躍上新台階,則決策者必須展現更大的改革魄力,敢於觸碰那些影響市場參與廣度與深度的根本性結構問題。

當「永不眠」的交易熒幕在香港亮起,映照的不應僅是高速演算法冰冷的數據流,更應折射出一個經過深度改革、門檻降低,成本更優,對各類投資者皆具備長久吸引力的健康市場生態。效率與活力,科技與人性,需要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 找到新的平衡點。唯有如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才能在演算法時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並乘風破浪駛向更寬廣的未來。

夜光中的交易熒幕,終將映照出香港金融市場蛻變後的全新格局。


原文請按這裡


曾啟邦 (Rex)

作者為 AlgoBot聯合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