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 Tsang

港打造4大支柱 築2030金融創科樞紐

Economy & Market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於11月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順利落幕,這場為期5天的行業盛會創下了多項歷史紀錄:匯聚了來自超過120個經濟體的45000名與會者,安排了30000多場商業配對會議,並展示了來自800多家展商的創新成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揭幕致詞中宣布,本屆活動無論在參與人數、國際化程度還是達成的合作意向方面,均創下歷屆之最,充分體現了香港作為全球领先金融科技樞紐的強大吸引力。


image


本屆金融科技周與 StartmeupHK 創業節聯合舉行,恰逢活動十周年重要里程碑。李家超指出,香港目前擁有超過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較 去年增長10%,預計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產業總收入將超過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 28%。這一增長軌跡並非偶然,而是香港過去十年來持續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自然結果。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他對香港建設蓬勃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三大觀察:以普惠金融為目標、監管機構作為創新的促進者,以及推動負責任、可持續的創新發展。這些理念已深深植根於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基因中。香港最近更獲《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評為全球第一的金融科技樞紐,這項榮譽足證香港在推動全球金融科技向前邁進的關鍵角色。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強調,本屆活動首次設立的「未來金融科技領袖峰會」,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年輕創業者,為行業注入新血。

在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的闡述下,「金融 科技2030」願景聚焦四大重點領域,統稱為 「DART」——數據與支付基建(Data)、人工智能(AI)、業務韌性(Resilience)與代幣化 (Tokenisation),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旨在將香港發展成為穩健、有韌性與前瞻性的國際金融科技樞紐。

數據與支付基建作為 DART戰略的首個支柱,將構建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以支持安全、高效及可擴展的數據共享,並加強跨境支付互聯。這些基礎設施將在多方創造新機遇,如為企業開拓信貸渠道,促進貿易融資,以及為市民 提供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及更便捷的跨境匯款。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論壇上進一步闡述了跨境支付的未來方向,表示人行正與各方開展合作,探索開放、包容、創新的跨境支付新方案。這包括推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合作,以及依託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平台,為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合作提供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應用是DART戰略的第二大支柱。 金管局將推出全新「A2」策略,進一步推動香港及其他地區金融業全面並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余偉文指出,人工智能已從實驗階段轉型成為推動創新的重要動力,目前香港超過四分之三的銀行已部署或試行人工智能方案。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論壇上描繪了Al 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他預計未來可能需要為每位客戶分配一位專屬賬戶經理,由AI代理人管理,為用戶答疑解惑、解決問題,並提供個性化且具成本效益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徹底重塑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


構建金融韌性與代幣化未來

業務及科技韌性作為 DART戰略的第三支柱,關注於強化金融體系的穩健性。金管局將採取積極措施,包括為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制定全新的認證架構,以及透過實時分析建立新的預警系統。更具前瞻性的是,該戰略還包括為量子計算時代做好準備,金管局將推動業界為「後量子密碼學」做好準備,並構建具備抗量子能力的基礎設施,以保障金融服務安全。 在金融代幣化領域,金管局將進一步推進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余偉文強調代幣化仍是金管局的發展重點,金管局作為推動者與促進者的角色,致力建立互通及可信的網絡,為蓬勃的代幣化資產市場奠下基礎。金管局會帶頭為資產代幣化作示範,將代幣化政府債券發行恒常化,並探討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代幣化的可行性。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在論壇上大膽預測:「所有交易最終都將在區塊鏈上結算,所有貨幣都將數字化。」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業內領袖的認同,富蘭克林鄧普頓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莊麗雅也指出,下一波大型企業將在人工智能和加密創新領域中湧現。


平衡發展風險 彰顯香港智慧

在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中,香港監管機構展現了靈活而審慎的監管智慧。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在爐邊對話中透露,證監會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最近的兩項聯合諮詢獲得了公眾普遍支持,涉及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託管服務提供者的建議監管制度。她表示,證監會目前有意將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的發牌範圍,擴展至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及提供虛擬資產管理服務。

陳茂波則明確闡述了香港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穩定幣不是用於投資或投機,而是促進降本、跨境交易及實體經濟活動。」因此,在發牌制度下,穩定幣牌照的批准僅對具可持續、穩健商業模式支持及真實應用場景的申請人開放。這體現了香港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堅守金融穩定和投資者保護的底線思維。

跨境與跨行業合作成為本屆金融科技的重要主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兼董事會主席金立群在論壇上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亞投行計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以滿足其不斷增長的需求。此舉被業界視為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強力背書。


跨業跨域融合 優化創科生態

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方面,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分享了深港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進展。他透露,目前已有超過200家香港金融科技公司落戶前海,享受兩地政策疊加優勢。這種「香港研發+內地應用」的模式正成為大灣區金融科技協同發展的典範。

隨着 DART戰略的推進,香港金融科技發展迎來了許多重大機遇。產業融合將進一步深化,金管局2025年的「科技成熟度評估」報告顯示,香港金融科技使用率已達95%,銀行業數碼化已從 「全面推展」邁向「成功落實」的階段。這種深度融合為創新業務模式和服務創造了肥沃土壤。

市場擴容潜力巨大,不僅體現在金融科技總收入預測上,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至今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 430億美元(約3354億港元),自2018年起連續7年居亞洲區市場首位。這為綠色金融科技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

人才滙聚將加速創新,金管局透過多項人才培育計劃,包括「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及「金融科技先鋒聯網計劃」。自2022年起讓超過360 名研究生參與金融科技項目。這些舉措為行業持續輸送專業人才,目前香港金融科技行業已滙聚 超過25000名專業人才。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香港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更透過 DART戰略為未來發展描繪了清晰藍圖。隨著各項舉措的逐步落實·香港有望在2030年前鞏固其作為全球金融科技創新樞紐的地位,為國際金融市場的轉型升級貢獻香港智慧與香港方案。


原文請按這裡


曾啟邦 (Rex)

作者為 AlgoBot聯合創辦人